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
中国钢笔爱好者论坛:欢迎钢笔爱好者、钢笔收藏家、书法爱好者、钢笔使用者以及始终钟情于钢笔、对钢笔有着难舍情结的人们,你们可以在这儿交友、交流或交换心爱的藏品,这儿就是你们的乐园,让我们共同开创一片和谐、和睦、和恒的钢笔爱好者天地。      
  • 8094阅读
  • 24回复

会不会有一天,有些钢笔的手感也要变成玄学?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 
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  发表于: 2012-09-26
— 本帖被 seagull 从 钢笔世界 移动到本区(2013-03-11) —
就像耳机一样,有的大婶连水电和火电都能听出来。你家的电是雅鲁藏布江的水电么?(疑问)

只看该作者 沙发  发表于: 2012-09-26
什么意思,,不明白

只看该作者 板凳  发表于: 2012-09-28
只有人迁就笔,没有笔迁就人,写过毛笔字的体会会更深,毛笔比钢笔更难把握和操纵,哪怕你是帝王将相,你也得迁就拿在手中的笔
to-be-won.taobao.com

只看该作者 地板  发表于: 2013-05-31
钢笔的各种手感,现在在我看来已经玄乎了,每只笔的感觉都不一样,但是我真心的没法形容,什么奶油感,软绵,韧性,弹性。阻尼,。。。

只看该作者 4楼 发表于: 2013-09-15
不要最好的,只要最贵的!也别听自己的,买贵的再听别人咋说!

只看该作者 5楼 发表于: 2013-09-15
算不算玄學,我不知道,只是中文本身的桎梏帶來不少限制。比方說,說筆尖軟不軟,彈性如何,英文可以很具體精確地討論,用字如 soft, flex, semi-flex, wet noodle 等等,各有實在的意義,中文就只得軟彈一詞罷了。

只看该作者 6楼 发表于: 2013-09-20
回 seele 的帖子
seele:算不算玄學,我不知道,只是中文本身的桎梏帶來不少限制。比方說,說筆尖軟不軟,彈性如何,英文可以很具體精確地討論,用字如 soft, flex, semi-flex, wet noodle 等等,各有實在的意義,中文就只 .. (2013-09-15 17:18) 

“桎梏”这个词其实已经可以描绘出无限的想象力了。我个人是不太觉得中文是限制表达的一种语言。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
只看该作者 7楼 发表于: 2013-09-21
回 amdk7500 的帖子
amdk7500:“桎梏”这个词其实已经可以描绘出无限的想象力了。我个人是不太觉得中文是限制表达的一种语言。[表情] (2013-09-20 23:46) 

當我用英文寫作,輕鬆極了,但自己把它譯為中文便很吃力;用中文寫作,很吃力,但譯作英文卻又極之輕鬆。就是中文之中,鋼筆的「筆尖」,也不易用:它可以指整個筆尖,也可以指筆尖用以書寫的末端,更可以指整個總成,但用英文便沒問題。

再者,中文語法的限制要比英文為大,只是電影名: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,以及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便是譯無可譯,但以英語說出,卻是簡單得很。

只看该作者 8楼 发表于: 2013-11-13
回 amdk7500 的帖子
amdk7500:“桎梏”这个词其实已经可以描绘出无限的想象力了。我个人是不太觉得中文是限制表达的一种语言。[表情] (2013-09-20 23:46) 

说得好!这个人不会用中文。外语比汉语强。

只看该作者 9楼 发表于: 2013-11-13
回 丁文元 的帖子
丁文元:说得好!这个人不会用中文。外语比汉语强。 (2013-11-13 12:47) 

汉语是高语境语言,英语是低语境语言,论表达精确度和逻辑性,忽略语境的话,汉语均不如英语,例如中国打败了美国,中国打胜了美国,逻辑上应该是两种相反的含义,但实际意思一样,就是中国胜了美国败了,英语是不会有这种情况的,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古诗句没人解释的话我们看不明白,就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当时的语境,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就已经有好几种解释;论变化和玩法,英语不如汉语,所以汉语有玩弄文字,文字游戏之说,也因为如此汉语有无限的想象空间,所以英语是工具,汉语既是工具也是玩具;双语各有千秋,通双语的人生必然活得出彩一些。“这个人不会用中文”写这样的文字的人我就觉得有两种可能性,要么是没礼貌少教养,这个人不能用楼上或ls代替吗,不会用不能用不擅长不善于代替吗,要么就是2b青年少根筋,没看到seele打了那么多汉语文字了吗,何来不会用,不会用中文的谁显而易见,我直言seele的学识不在论坛的任何人之下。尽管seele的有些观点我不同意,没有英语汉语翻译不了,只有汉语英语翻译不了,易经道德经河图洛书里面随便找几句英语就废了,还有英语无法像汉语一样展开联想学习,例如beef、pork、mutton、chicken,对应牛肉猪肉羊肉鸡肉,没学过英语的根本不知道这些单词什么意思,但就算不认识牛猪羊鸡,只要认识个肉字,就可以推测这是某种肉,英语虽然也有字根,但也要学过才知道,否则beef可能联想到蜜蜂了,这也是为什么汉语地区的儿童罕见有失语症,而英语地区儿童失语症多的原因。还有汉字可以上到下左到右右到左来写,但英语只能左右顺序情趣少了很多。还有英语同一意的发音音素比汉语多,所以一个句子说得含糊一点也没关系,汉语音素少就要讲究字正腔圆,多一音或少一音,甚至变个调意思就改变了,多听听郭德纲就明白了。英语的某些语法看上去是多余的,例如我有3支笔,毫无疑问笔是复数,但I have 3 pen是错的,必须pens,感觉很多余,但单复数某些场合是很有用的,这一点汉语显得逊色,例如“我看到凶手”,就说不清是单一犯罪还是共同犯罪,必须得再多问一句你看到一个凶手还是多少个凶手,英语表达就精确了,I see the murderer,I see the murderers,含义明确不同。此楼已歪,但玩弄下文字亦无妨
to-be-won.taobao.com

只看该作者 10楼 发表于: 2013-11-13
  seele笔友之所以英文比中文好,那是语言环境所致。试想一个长期或者一直生活在以英语语言为主要语言,或者官方语言是英语语言的环境下,无论是耳濡目染,还是口说耳听,都会使英语的使用好于其他的语言。seele笔友不是不会中文,他只是说自己的中文不如英文用得好。正如笔王所述,中文就像中华的文化一样博大精深,而中文所能表达的含义远比英文更加深邃,如果说到讨论古汉语,不要说长期或一直生活在非中文语言环境下的人,就是天天生活在中文语言环境下的人,如果不去专门学习和研究古汉语,也未必每个人都能够理解或正确地使用古汉语。所以,seele笔友说,"當我用英文寫作,輕鬆極了,但自己把它譯為中文便很吃力;用中文寫作,很吃力,但譯作英文卻又極之輕鬆。"是完全可以理解的,也可以说,seele笔友是很谦虚的。他把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文章我看过,在本论坛就有他的一篇译作,是翻译国外的一位高级笔友把英雄616改造成真空上水的文章。不谦虚地说,他的这篇文章在本论坛发表后,我从头到尾审阅了一遍。我之所以说审阅,并不是说我的中文比seele笔友高明多少,而是想纠正一些不符合大陆习惯的措辞和说法而已。因为我觉得,seele笔友所受的中文教育好像不是来自大陆,可能在国外的某个地方学习的,所以在使用中文的某些措辞上与大陆的习惯略有不同。尽管我认为是这样,我也没有修改或纠正过几个措辞,因为有的措辞虽然与大陆习惯略有不同,但读者仍然可以明白这措辞的含义。至于说seele笔友的中文好与不好,我建议大家可以阅读这篇他翻译过来的文章: 英雄616改造成真空上墨(原创翻译)就可以略见一斑。

只看该作者 11楼 发表于: 2013-12-24
用户被禁言,该主题自动屏蔽!

只看该作者 12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0
有点明白了,英文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士兵,中文是一位制定战略的指挥官

只看该作者 13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0
回 虚道无垠 的帖子
虚道无垠:有点明白了,英文是一个执行命令的士兵,中文是一位制定战略的指挥官 (2014-02-20 04:12) 

虛道無垠兄,

也不盡然。

最基本的原因,就是中文和其他以字母為基礎的拼音語文,有著基本的不同。中文是方塊字,每一個字有自己的讀音和含意,用字母為基礎的語文,可以完全沒有。舉個例子:德國首都是 Berlin ,就是在德文,這字本身也沒有意思;訓詁學家認為它可能來自古 Polabian 語的字首 berl- ,即是沼澤的意思,但大眾卻認為它源自德語 Bär ,即是熊也。不過,絕大部分人都不知這些理論,就像大部分華人都不知道每個中文字從何而來一樣。既然 Berlin 一字基本上沒有意思,所以便可以得到自己的獨特意思,即是大家都知道的德國首都。但要把它譯成中文,卻要顧及所要求的信雅達三點:之所以有這三點,就是上面談的方塊字所含的意思,於是乎它便譯作「柏林」;信雅達都辦到,但是當地有沒有成林的柏樹也就理它的了。再一個例子:美國人 Joseph Smith 開創的宗教俗稱 Mormonism ,這字也是沒有意思的,但是在語言應用之中才得到自己的意思。但是譯作中文,便成「摩門教」;這是音譯意譯各半,但是不少人只因其名而斷定它是邪教,因為他們聽成「魔門」也。

反過來說,把中文字譯成以字母為基礎的語文,便少了這問題。「廣州」譯成 Guangzhou,「氣」譯成 qi ,沒有機會受語文本身干擾。這便造成這類語文能快速發展的原因;向來德文的發展最快,但數十年來英文的發展把德文顯著地超越了;英文英語有極高的能力吸收外來語,也不若法文法語一般馱著沉重的文化包袱,可以快速地創出新字以承擔新的意義和意念。

當然,我不能否定,以中文華語思考的人,就算英文英語同樣了得,往往認為中文的表達能力比英文強。只是以我接觸的人作為第一手經驗,他們都鑽了牛角尖:「因為你不能順利把金庸的武俠小說譯成英文,所以中文的表達能力比英文好。」他們不肯承認的就是要有中華文化為自己的文化本位,武俠小說中的宇宙才有意思。同樣道理,若以英文英語思考者,認為 James Joyce 著的 Ulysses 不能順利譯成中文,而斷定中文的表達能力遜於英文,亦同是不合理的井蛙之見。

Seagull 兄,我恐怕你在中國大陸,習慣了當地的中文華語,所以我寫的中文可能會覺得別扭。這也是語言的基本特性,在不同的地理或社會環境中,文字語言都會自然地作出獨特的演化。例如,秦始皇以隸書統一了中國文字的寫法,同樣地英國憑印刷術統一了英國文字的串法,但之後仍在不同地區再行發展。現今,中文在兩岸三地,以至世界華人圈子,都在大同之中有著極重要的小異,近年來它們更形接近的趨勢,我認為是影視傳媒帶來的影響。當我用英文寫作,也要隨著讀者作出一些遷就,一些英國人懂得的單字、語法、諺語等,澳洲和美國人都不會懂,就是我從雪梨往墨爾本,我都要稍為改變自己的口音和詞彙,以求大家都能明白,在其他國家更不用說了。

就談自己,我十二歲讀三國和古文評注,十四歲讀說文解字注,所以對文字語言的進退演化,也許略通一二。順帶一提,不少說文中的古字,在南方語言如粵語中得以保存。隨便舉例:油質氧化產生的刺鼻氣味,普通話/國語都沒有字來形容,但粵語卻有,讀如「益」,寫法是肉部首,右作直;這字在許慎說文中可以見到,但早己失傳,要打字也打不來,不過卻在粵語中保存了。

只看该作者 14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4
回 seele 的帖子
seele:虛道無垠兄,
也不盡然。
....... (2014-02-20 08:40)

seele兄的中文造诣我相信极深的,佩服之至。在我看来,英语更讲究达意,就是实用。汉语更注重至情,就是渲染。拿来比较的话,可比性不是很多。跨语种之间的达意是极简单,但是要做到至情,又是极难的。举一例:英语无法把唐诗宋词表现到位,这里指的到位不是指翻译,而指的是至情。反之亦然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追求尽量看原文的道理,不过再看原文都不会比看自己的母语来的畅快。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seele兄指正,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
只看该作者 15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5
amdk7500 兄,

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,就是嘗試用中文這個媒體來形容英文的特性 ﹣特別用以和中文的特性作比較 ﹣是白費氣力的事。這就像是推銷電視機的電視廣告,在畫面中見到某某牌電視機的畫面,旁述者說,「你看,某某牌電視機的畫面多好」。就算它的畫面真是比你用的電視的畫面更好,你根本不會看出來,因為你的基準總走不出你的電視機所能做到的畫面影象質素。

於是,唐詩宋詞之所以不能譯成英文而又表達了情調意境,原因不是英文不能表達情調意境,而是任何一種語文的詩詞之類文學,利用了該語文的特性 (如成語諺語等),和其文化的特性(如中文武俠小說等)這些都令意思完全不折不扣地表達,情調意境更不用說了,這個情況的主要問題並非個別語文的特質。英文詩詞若譯成中文,也不能表達情調意境,所以說英文達意,中文至情,在這個翻譯的情況底下是講不通的。

我們要了解的一點就是語文的 syntax ,這字中譯為「語法」,但一用中文來想便會產生偏差。 Syntax 的意思是語文中所有令之成為語文這種媒體的因素。譬如,字形、字音、字義、文法、用字次序、標點等等。比方說,「太太我愛你」和「你愛我太太」用上相同的五個字,意思就顯著不同,「太你我愛太」亦然,但它已沒有意思。「新年好,霉氣少,不得打官司」和「新年好霉氣,少不得打官司」亦是一例。「義字上羊下我」亦是;就此我們便可見 syntax 的作用。

如前文所講,英文的可塑性極高,單看數十年前寫的文章便可見到分別,維多利亞時代或再早,分別更大,可見英文英語沒有方塊字的本格性限制,可以順利地快速演進,其 syntax 亦以此變得更廣。

只看该作者 16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6
回 seele 的帖子
seele:amdk7500 兄,
首先我們要明白的一點,就是嘗試用中文這個媒體來形容英文的特性 ﹣特別用以和中文的特性作比較 ﹣是白費氣力的事。這就像是推銷電視機的電視廣告,在畫面中見到某某牌電視 .. (2014-02-25 08:29) 

seele兄说的没有错,我是赞同的,其实我的本意也是说拿不同语种来比较优劣基本没什么必要,也没办法去操作。各有优略罢了,但是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我来说,还是阅读宋词来的畅快淋漓,原因就是您说的,因为有语境的原因,明白其中的典故和含义。当然,就我的水平是无法像您一般领略到英语的美妙,还要多多学习。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
只看该作者 17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6
amdk7500 兄,

身在以中文漢語為應用語文的社會,雖然能學到英語英文,但是難以得其堂奧,因為腦袋裡仍然用漢語進行運作及處理,也受其 syntax 的長短影響。

我想進一步談談的一點,就是方塊字的特性,每一個字不僅有它一個或多個字音,也有其揮不掉的字義:前面提過「摩門教」的「摩門」二字根本是音譯,但是亦在以中文作運作處理者的眼中,便可能出錯。英語及其他以字母造字的語文則無此弊。這也可以看出譯者的功夫。隨便舉個例: Daimler 和 Benz 兩家汽車公司合併後,後者其實已經消失,但華人世界卻只注意其名字。台灣譯作「朋馳」,大陸譯作「奔馳」,但香港譯作「平治」,我覺得更好一些,因為暗藏「齊家治國平天下」的意味。

再看另一例, Intel 公司當年推出 586 級微處理器時,決定不再用數字命名,改用創造出來的名字 Pentium 。這字既是他們創造的,自然本質上沒有意思。不過, pent~ 在希臘語中有「五」的意思,暗合這 x86 處理器是第五代, ~ium 有元素的意思,所以綜合起來,這也暗藏「第五元素」之意,是古代人認為是地水火風以外的第五元素。於是乎,這種創作出來的字,可以完全沒有意思,也可以有沒有意思的背後暗藏意思。

只看该作者 18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6
回 seele 的帖子
seele:amdk7500 兄,
身在以中文漢語為應用語文的社會,雖然能學到英語英文,但是難以得其堂奧,因為腦袋裡仍然用漢語進行運作及處理,也受其 syntax 的長短影響。
我想進一步談談的一點,就是方塊 .. (2014-02-26 18:19) 

在国内知道Pentium的人肯定没知道“奔腾”的人多,翻译的功力就在此。就我的知识范围内,对林语堂先生颇有很高评价,不说其作品内容如何,就说其熟练运用语言能力就为之叹服。当然,近代不止有林语堂先生,陈寅恪先生也是如此。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
只看该作者 19楼 发表于: 2014-02-26
想起前段时间听一位炙手可热的历史教授谈读书,他大意是说文章只有自己读才能觉得其中的奥妙和有趣之处,这个我赞同,只是后面补充了一句我还未明白,有点玄乎,可能是我水平不到。他举了一例说:“我读这句话------‘在我的后园,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,一株是枣树,还有一株也是枣树。’
就感觉很好,很有意思。”   注一下:有关枣树的是援引于是鲁迅散文集《野草》中的《秋夜》
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请你不要在本论坛发广告帖子,谢谢了。
 
上一个 下一个